top of page

尋根歸故里、新埔同學會

  • Warren
  • Feb 17, 2024
  • 6 min read

Updated: Mar 24, 2024

ree
戴家成員和新埔同學會合影

離開文化古都台南,遊覧車行駛在台灣最富庶的嘉南平原,不得不贊嘆台南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,孕育著過去四百年的文明歷史,值得再回來慢慢地品嚐美食和深度旅遊。


約莫兩個半小時後,兩旁山丘的林木,告訴我們已經進入南投縣的婉蜒山路。


今天是尋根之旅的第七天,放輕鬆,好好地享受好山好水的日月潭。


ree
日月潭

循著環潭公路,環潭的自行車和步道平行在一側。我們先到郡族水社碼頭吃中餐再遊湖。

這次沒有訂位訂餐,正適合給孫輩們點他們特別喜歡的炒飯炒麵。


沒想到,正遇上禮拜天,遊客很多,餐廳忙不過來,當時不再做炒飯炒麫,只接受和菜的訂單。這會兒,才明白旅行社幫我們預先訂餐是有道理的。


我們訂了和菜和牛肉麵,但還要等好一陣子。孫輩們看到其他的客人在一大鍋飯旁盛白飯,大概是太餓了,他們也跟著去盛飯,回到空蕩蕩的飯桌,澆上醬油拌飯,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。想想自己小時候,下課回到家肚子餓,也把剩飯,泡上熱水瓶的開水,加上醬油,舒解飢餓的感覺。


中飯後,搭乘旅行社包租的「藍天一號」小遊艇到玄光寺的碼頭。碼頭邊正有原住民的歌舞表演,許多遊客駐足觀賞,我們則邊欣賞邊踏上步階往玄光寺的方向走去,也看到一個賣「金盆阿嬤香菇茶葉蛋」的攤位,只是好奇這位攤主是阿嬤的那一代兒孫?能夠有福氣接下阿嬤這個茶葉蛋致富的食譜秘方。

ree
日月潭玄光寺上香

由玄光碼頭向上走150 公尺的台階就到玄光寺。一到廟裏,孫輩們開始忙著點香膜拜,夠不上大香爐的小孫子,還請導遊先生抱起他把香插妥。在一旁看他們虔誠的模樣:假如有前世,這幾位孫輩大概是當年玄奘大師到天竺取經忘了帶回中土的小沙彌?


回到遊艇,就是自由自在遊潭的家人相聚時光。和煦的陽光下,享受平靜的湖水,大人小孩們忙著拍攝歡樂的笑聲,還擠在船頭邊,佯裝是領航者,逐波前進。

ree
玄奘大師的小沙彌?

以前潭中的「光華島」在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時,島上的「月老廟」和石碑走道完全被破壞,現在只剩一些「浮嶼」漂浮在原先的位置。感嘆山川可以瞬間改變,更要珍惜身邊所有。

雖然沒有了「月老廟」,日月潭仍舊是新婚夫婦渡蜜月的首選,體驗空谷山靈中,只羨鴛鴦不羨仙的詩情畫意。


傍晚下榻全木建造的哲園日月潭會舘,湖景房有小陽台,泡上一壼茶,欣賞祥和的湖面和步道上的遊客,偶爾傳來隔壁孫輩們嬉鬧的聲音,忘我在時空的間隙,直到通知要到餐廳享用個人套餐。


晚餐中,孩子們還討論明天回新埔聚會要穿什麼衣服?輕描淡寫的幾句話,其實每個人對家鄉都有不同層面的情感。女兒們小時候回家過農曆新年的記憶,或許年久淡忘了許多,但是和堂兄弟姊妹在一起,吃的玩的,塞著耳朵放鞭炮,最不能忘記的是滿口袋的壓歲錢紅包。大女兒在兩歲之前,生活在新埔,靠大哥大嫂哺養長大,叫他們爸爸媽媽,説滿口的客家話。即使回到美國以後,和大哥家的子女一直就有特別深厚的感情。


ree
日月潭

第二天大清早,日月潭如鏡的水面,如霧的水氣飄浮其間,霎時,好像是一條魚起了早床伸了懶腰,不小心擺尾掀起漣漪,一圈水紋擴散好遠好遠才恢復原有的寂靜。


每年回台灣,都會和同學們見面相聚。這次因為全家環島旅遊,只能安排11月20日到新埔時,在田媽媽客家美食坊和初中老友見面。


這天是尋根之旅的第八天,重中之重,要和新埔國中的老同學一起聚餐,品嚐道地的客家菜。

離開日月潭,在遊覽車上和兒孫們介紹新埔是個純樸的客家小鎮,一般居民以務農為生,省吃儉用後,還要給子女們提供教育機會。在那個時候,考入師範學校是很好的選項,免學雜費,畢業後當老師,工作也有保障。我們這一屆就有38位當老師的同學。日後,他們還繼續進修,有三位同學以校長身分退休。還有轉行經商投資,或參與地方行政當擔重要職務,每位同學都是社會的菁英。畢業60年後,還保持著75歲健康的身體,來參加同學會,並歡迎我們一家人回到家鄉共進午餐。


從日月潭一口氣趕回新埔田媽媽客家美食坊,剛剛趕上十二點的午餐時間,孫輩們第一次看到有60多位「阿公阿婆」年紀的長輩們,都張大眼睛,顯得格外詑異。經過一一介紹,他們的表現算是大方得體,在回應提問時,最小的孫子以字正腔圓華語的優勢,代表做簡單的回答。

主辦的同學設想周到,每個人都掛上名牌,把六十年前初中同學的臉孔,抹去歲月的痕跡,就可以立刻喊出名字對上號。大家的健康和精神狀況都非常好,加上疫情隔離多年又才有機會相聚的興奮,可以交談寒喧的時間永遠都嫌不夠。何況,餐桌上的客家鹹湯圓、土雞、薑絲炒大腸、紅糟肉和清蒸魚,更要好好地享用。


ree

每次老同學聚會,有家鄉美食,談天說地,也忙著交換兒孫們的照片之外,貼心的同學都會為參與者準備好一份溫馨的「伴手禮」。記得上次是可口的蜜餞橄欖精裝盒,這次是特別挑選的南投有機紫蘇梅,既健康又能讓同學們回味無窮。


飯後,大伙兒聚集在美食坊邊的新埔農會的農民市場前,拍攝一張70多人的大合照。兒孫們高興地喊著:Wow! 好熱鬧!兒孫們特別驚訝在祖父的家鄉有那麼多同齡的老同學。


依依不捨離開同學們的聚餐。


遊覧車行駛在窄窄的中正路上,新埔老街依舊,心中卻有少小離家老大回的五味雜陳,今天不同的是,帶著全家大小一起回家,探望大哥大嫂。


在米店前下了車,女婿和孫輩們滿臉的好奇,抱著期待的心情,第一次踏入老家。


進入家門,帶著兒孫們上三樓的佛堂和祖先牌位,為孫輩們點上一柱香。


七個孫輩拿著香拜拜,突然全體跪在地上,閉上眼睛,就像在台南大眾廟和日月潭的玄光寺一樣,虔誠地在祖先牌位前膜拜。


戴家的族譜遠溯一千二百年前的河南開封一帶,在五胡亂華時期,輾轉遷徙到廣東梅縣。第12世祖先是第一位來台祖,定居在水汴頭的老家,以「耕讀傳家」的祖訓,還只是一代代的佃農。等到家父到新埔街上幫地主打理米店生意,算是第19世的祖輩。我出國留學定居美國是第20世,在美國出生的女兒們是第21世。


ree
22世後裔向祖先上香致敬

孫輩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老美,這趟回新埔老家,才知道他們算是戴家的第22代後裔。


女婿和孫輩們最好奇的是家父留下來的米店,大哥為他們解説一個歷史悠久的老算盤,就是沒有電腦時期的收銀機一般,上珠等於五個下珠,滿十珠向左進一位就是十塊錢,一百塊就要向左進兩位。原來尋根返鄉還挖出這個仍舊有用的老古董。


ree
新埔老家和米店

難得的相聚,永遠覺得時間太短暫。把大哥大嫂準備的水果點心和阿默蛋糕帶上遊覧車開回台北。接下來,在車上是專為女兒女婿解答一連串的提問。


早期窮困的鄉下,經濟的條件不足,一般家庭孩子也多,觀念上不重視教育,常把最年長的孩子留在身邊幫忙父母。想要上學的孩子,就要盡力爭取上學,學校老師的鼓勵,勸說家長要給孩子們教育的機會,甚至掏腰包幫學生報名參加升學考試。考進師範學校還可以鬆口氣,要走正規高中和大學的課程,家庭負擔就太大了。


經過教育的薰陶,吃得苦中苦,才能走出窮困的環境。


在1985-1986年間,戴家兄弟妹都來芝加哥,同住在一個屋頂下六個月,開啓他們移民的路程。三個女兒還記得在小學的時候,有十個姓戴的學生都擠在同一所學校。


移民芝加哥多年的大哥在2008年剛滿70歲退休,決定搬回新埔定居,照顧90歲的家父,繼續經營米店。 女兒們聽完後,心情挺沈重的,家族的傳承,家庭的溫暖,樂在其中,但也任重道遠。


當時回台北的高速公路上,已經感受到尖峰時段的塞車。在關渡捷運站,小阿姨夫婦搭捷運到台北市區。


我們抵達淡水時,正值夕陽西下,觀音山下橘紅色的淡水河,緊鄰著海峽的浪花,一輻美麗的雲彩,大孫女説:下次回台灣,她一定要住在這裏。


淡水福容大飯店就在漁人碼頭,彩霞把飯店的造型顯得更像是令人陶醉的大郵輪。


飯店裏還有300坪的親子體能舘,房間還有太空電玩主題的佈局,讓孩子們陶醉在遨遊星際之間。


晚餐沒有選在淡水老街,就近在「阿基師茶餐廳」點菜,居然發現有兒童餐(kid’s meal),這種飯菜分量正適合孫輩的食量,不會浪費。


尋根歸故里,累了一整天,下榻福容大飯店休息。


2/17/2024 芝加哥

 
 
 

Comments
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