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孫兒的破褲子

  • Warren
  • Nov 5, 2022
  • 6 min read

Updated: Nov 18, 2022


ree

芝加哥是個美麗的城市,最近還被選上最値得旅遊的都市之一。


趁加州恢復學童返校授課之前,三女兒芝珊八月初,帶著8歲、6歲和3歲的三個小壯丁,回到芝加哥,享受夏天的活動。他們安排乘坐密西根湖和芝加哥河上的遊艇,參觀藝術館、博物館,千禧公園的「大蛋」、白金漢噴水池、天文台,和最令小朋友興奮的水族館。海豚表演和潛水人員在大魚缸餵魚的節目,每次都讓他們看得目不轉睛。


我們倆老非常興奮他們的來訪,期待著含飴弄孫,和女兒嘮嘮家常。見面時,覺得他們又長大了。第一天在餐廳吃午餐時,突然下起雨來,女婿很興奮地,帶著孫子們到外頭雨中慢跑,餐廳的老闆和顧客都看儍了眼。我趕忙解釋說:他們是加州來的一群瘋子!加州太久沒下雨,乾旱把他們逼瘋了!

ree

同時,一眼看到最小的孫兒,穿著一條時麾的破褲子…


一向務實節儉的女兒,怎麼突然變得如此時麾?結婚時,她只用大學畢業戒指當「鑽石」。如今,三歲兒子的小褲子,也要趕在時尚的前端?心中雖然有個問號,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,不好興師問罪,自己更要學會和子女融洽相處之道,尊重而不介入,更何況她一直都是讓父母省心的孩子。


養育三個女兒,心中非常感恩父母輩的幫忙,才能讓我們完成學業和走過創業的路程。

大女兒在六個月大時,就被送回台灣,由大哥大嫂幫著喂奶粉換尿片,和新埔阿公阿婆過著鄉下養雞養鴨的日子。那年正好遇上家鄉義民廟的大拜拜,還特別養一頭大豬。等兩歲把她接回美國時,滿口的「客家話」。印象最深刻的「歐威!歐威!」就是「豬」叫的聲音。


二女兒芝玲1980年出生時,毛愈父母親剛好由台北來到芝加哥定居,相差五歲的兩個女兒,就有台北的阿公阿婆住在一起,後來生了三女兒,三代同堂一起生活了六年多。孩子們的生活起居,飲食照顧都不用我們操心,還陪著阿公阿婆看「射鵰英雄傳」電視劇學國語。

ree
嬰兒時的大女兒在新埔鄉下

在1985-1986年間,戴家兄弟妹全家移民美國,大夥34口人,住在同一個屋頂下,熱熱鬧鬧地度過半年多,他們的工作和小孩上學都有了著落後,各自搬到自己的新家,開始他們移民的新旅程。


就像「孟母三遷」,尋找理想的教育環境,不管是飄洋過海,還是搬到好的學區,時常都維繞在為人父母的的心中。


自1986年聖誕節,我們從西南郊區,搬到芝加哥北郊湖濱的好學區。萬萬沒想到這個獨特的學校,整個學區,方圓不到一平方英里,沒有校車,不提供午餐,鼓勵孩子回家吃中飯。自己帶三明治午餐的學生,還要每天交兩塊美金當「午餐監督費」。


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,就變成大問題。幸運地,有位朋友的父母親來芝加哥依親,願意幫忙,和我們住在一起,當「爺爺奶奶」照顧當時只有11、6、4歲的女兒。奶奶在國內是音樂老師,照顧女兒的三餐和督促他們練鋼琴的時間。爺爺是美術教授,幫女兒畫素描,培養藝術氣質。

ree
爺爺給芝玲的素描

這段美好的時光,感恩老天的安排,孩子們又可以和杭州來的「爺爺奶奶」三代同堂,加強華語的基礎,還拿到許多鋼琴比賽的獎牌。


「爺爺奶奶」和我們在一起生活約莫四年後,還是決定回杭州。又傷心又捨不得的孩子們,每天要輪流陪著奶奶一起睡,一直到他們離開芝加哥那天。在孩子的心中,「爺爺奶奶」無法被取代,就沒有再找合適的保姆照顧他們。後來,芝玲和芝珊,分別用「我的三個爺爺」「我的三個奶奶」,參加中文學校演講比賽,都拿了第一名。


「爺爺奶奶」回去兩年後,1993年我們一起到杭州拜訪他們。

ree

芝玲大學畢業後,還帶著男朋友,特地飛到杭州,見「爺爺奶奶」。


芝珊在蘇富比(Sotheby’s)藝術拍賣公司工作時,2007年領著全球的董事會到中國上海、西安和北京,環遊參觀。閉會後,她申請脫隊,特地飛到杭州和「爺爺奶奶」相聚。長大了的「孫女」又可以和「奶奶」擠在一個床頭,説一夜的話。


二女兒三女兒年齡近,容易玩在一起。


芝玲的「生意」點子多,芝珊遇事不慌不亂,總有解決問題的方法。他們倆的童年時光,居然和當保姆綁在一起。


可能是受「小保姆俱樂部」兒童讀物的影響,芝玲一直都想當小保姆賺外快。等她年滿12歲時,在媽媽群組裏,已經小有名氣,是個負責認真的小保姆。這些媽媽們付她的費用,已經是每小時15美元 起跳。


當和芝珊談到這段往事時,她非常羨慕芝玲可以賺那麼多錢,也從中學習當保姆的技巧,不能只哄著小孩看電視,要有愛心和耐心,還要知道怎樣引導小朋友參與有興趣的共同活動。


漸漸地,學校和青少年朋友活動增多了,芝玲的注意力,已經不能完全在保姆的工作上,已經12歲的芝珊,就被派去幫史旺森太太的忙。


史旺森先生是對衝基金和原始股發行公司的負責人,收入豐厚,是典型傳統保守的美國家庭。家庭成員由兩個小孩,增加到四個小孩,芝珊當保姆的工作期間,照顧新生兒餵奶換尿布,也是工作要求之一,她很喜歡這個挑戰,也希望自己以後有很多小孩。


有一年,他們要到紐約參加家族的婚禮,小孩們堅持要芝珊一起去,答應她全包機票和交通費用之外,那個週末要付她250美元。起先,我們並不答應,好難得保證高三期末考的成績全部甲等,才讓她成行。


先到紐約的史旺森全家,開了一部豪華麗麾大轎車,就像電影上的情景,一家人到紐約機場熱烈歡迎芝珊。

那個紐約之行,她的保姆服務收入是420 美元。原來,其他親戚的小孩,托給她一起照顧時,還是會另外多付錢的。


史旺森太太 響應911捐血時,被診斷出有血癌的初期症狀。花多少錢都不是問題,都是頂級的醫療團隊和最有名的癌症治療中心,來來回回的折騰,整個家族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。兩個女兒有空就會去探望史旺森太太,給四個孩子打氣加油。

幾年下來,總算把血癌完全控制下來。芝玲和芝珊,好像成了史旺森家庭的一份子。每年聖誕節,都少不了他們的禮物和紅包


在芝加哥北郊湖濱好學區,從幼兒園、小學、初中到高中,我們當父母給孩子的時間的量,比起一般家庭,遠遠不夠,只能自我解嘲地説:「質」非常重要。


這次芝加哥的短短一個禮拜相處,我們回顧好多以前的故事。孩子們吃了好多冰凍的電視餐(TV Dinner),轉角便利商店的熱狗和三明治,或是訂Pizza 大餅外賣。他們在電冰箱上留的字條,要我們在他們的成績單簽名,最後他們只好冒簽了。

有一件最令我們心疼的往事:


芝珊小時候,有一次自己烘焙了好多小蛋糕,當我們回家進門時,她手上捧著小蛋糕唱著:Happy Birthday to Meeeeeeee!


這可真心疼,居然忘了她的生日!


那時,她只是嬉鬧著,眼睛沒有眼淚。


幾天以後,她才説,那天她邀請了很多位最要好的同學到家裏來慶祝的。有一位媽媽,打電話通報其他的家長說,芝珊的家長,常常不在家。於是,原來要來參加的同學,沒有任何一個人出現。


在小小的心靈中,這是一個不成比例的打擊。


三個女兒的學習成績都算優秀,同學的父母親也歡迎她們能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多接觸。


當年每天要交兩塊錢的「午餐監督費」,三個女兒和同學們熟悉以後,都被邀請到她們的家一起吃自己的三明治,兩塊錢就省下來了。


我們家裏從來沒有「任天堂」電動遊戲。下課後,女兒到其他同學家,一起把功課做完,才有機會玩他們的電動遊戲。家長們很高興看到他們自己孩子的成績進步了,還常常留著女兒吃晚飯後,再開車送她們回家。


當時,整個學校,也只有三家「外國人」,兩家華人,一家韓國人。小孩們學習相處都沒問題。就會有那麼個時候,家長個人的情緒反應強烈些,進而影響到小孩子的慶生活動。


三個女兒都很理解,自己的強大和自信,才可以跨過這道無形的鴻溝。真正的自由,能真正享受到自由的可貴,心中不能留存一丁點的負面想法。當然他們長大後,在工作環境中,都要尊重每一個族群,但也要特別謹慎,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都埋伏著很多「種族歧視」的陷阱。


在這個富人區的大人和小孩,有他們不同的文化和社會層次的問題。像史旺森傳統的家庭,自己創業致富,對家庭的教育和維護,遇到任何困境,都可以同心協力,以正能量面對問題。也有的家庭,富極一時,揮霍無度,紈絝子弟的傲慢與偏見,全都寫在臉上。離婚的,酗酒的,吸食毒品的,也更讓人見後,自我警惕。


三個女兒都問過這個問題:搬到富人區,我們有錢嗎?


擁有自己文化的傳承,珍惜和睦家庭的向心力,有顆善良的心,做人處事,以德為本,我們就非常富有。


我們是移民的第一代,期望的不只是桌上可以供溫飽的飯菜,還希望可以提供最好的教育給後代。無論如何,勤儉持家,是不可或缺的。就像你們三個女兒,常常穿姊姊留下來的舊衣服。芝珊的新娘禮服,就是把大姊的禮服,稍加修改,就像是塹新的一樣。


芝珊説:是呀!我們小孩的推車是舊的,是大姊的家婆送的。最小的兒子,也常穿兩個哥哥的舊衣服。那條他哥哥的破褲子,沒丟掉,也沒補,正好趕上現今的時尚。


11/5/2022 芝加哥


 
 
 

Comments
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